圖片來源:電影《九品芝麻官》 |
「你有沒有曾幾何時覺得空虛寂寞覺得冷?」
電影《九品芝麻官》 裡的這句台詞,隨著第四台每年高達40次的反覆放送,連不識愁滋味的國小孩童都能朗朗上口。台詞會紅憑恃地也不單是高曝光率,「空虛寂寞覺得冷」多少帶出了現代人生活上的百無聊賴。
再說到2010年國語歌壇的一首發燒金曲「寂寞寂寞就好」裡,有句歌詞真不錯:「我寂寞寂寞就好,這時候誰都別來安慰擁抱」。然也,寂寞的人不需陪伴,在人群中感到的寂寞反而是最深的寂寞,還是一個人靜一靜為妙。
然而,相關的研究指出「空虛寂寞覺得冷」不光是個人的事,這些感觸還可能會傳染給周遭的人。其中關於寂寞的研究,利用了一個持續了近70年還沒停止的祖父級實驗。
1948年時,為了要找出引發心臟血管疾病的因子,美國國立心臟研究所(現在改制為心、肺、血液研究所)與波士頓大學合作,在波士頓近郊的夫拉明罕(Framingham)小鎮招募了5,209位男女居民參與實驗,長期追蹤他們的身心狀況。這個實驗原本預計要執行20年,沒想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,當年參與者的第二代及第三代也願意擔任受測對象,於是實驗延續至今。「吸菸會提高心臟病風險」、「高血壓者易中風」等等被我們視為一般常識的觀念,都是從這個實驗取得科學驗證。
夫拉明罕的實驗建立了龐大的資料庫,吸引了其他領域的專家學者,芝加哥大學心理系的Cacioppo教授等人就注意到這兒也是研究群體中寂寞現象的好地方。夫拉明罕的受測者每2至4年要進行一次的身體檢查並填寫一長串的問卷,包含一些用以評估沮喪和寂寞程度的問題,這自然成為Cacioppo教授納用的數據。
另一個被研究團隊採用的資料來源很特別,不是出自醫學檢驗數據,而是來自行政專卷。為了方便通知每位受測者前來做身體檢查及問卷,實驗的行政人員留下了受測者相關聯絡人的資料,包含其家人及密友,而這些家人及密友往往也是受測群組的一員。因此,研究團隊得以掌握受測者們彼此間的親疏關係,繪製出夫拉明罕社會網路的脈絡。
再說到2010年國語歌壇的一首發燒金曲「寂寞寂寞就好」裡,有句歌詞真不錯:「我寂寞寂寞就好,這時候誰都別來安慰擁抱」。然也,寂寞的人不需陪伴,在人群中感到的寂寞反而是最深的寂寞,還是一個人靜一靜為妙。
然而,相關的研究指出「空虛寂寞覺得冷」不光是個人的事,這些感觸還可能會傳染給周遭的人。其中關於寂寞的研究,利用了一個持續了近70年還沒停止的祖父級實驗。
1948年時,為了要找出引發心臟血管疾病的因子,美國國立心臟研究所(現在改制為心、肺、血液研究所)與波士頓大學合作,在波士頓近郊的夫拉明罕(Framingham)小鎮招募了5,209位男女居民參與實驗,長期追蹤他們的身心狀況。這個實驗原本預計要執行20年,沒想到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,當年參與者的第二代及第三代也願意擔任受測對象,於是實驗延續至今。「吸菸會提高心臟病風險」、「高血壓者易中風」等等被我們視為一般常識的觀念,都是從這個實驗取得科學驗證。
夫拉明罕的實驗建立了龐大的資料庫,吸引了其他領域的專家學者,芝加哥大學心理系的Cacioppo教授等人就注意到這兒也是研究群體中寂寞現象的好地方。夫拉明罕的受測者每2至4年要進行一次的身體檢查並填寫一長串的問卷,包含一些用以評估沮喪和寂寞程度的問題,這自然成為Cacioppo教授納用的數據。
另一個被研究團隊採用的資料來源很特別,不是出自醫學檢驗數據,而是來自行政專卷。為了方便通知每位受測者前來做身體檢查及問卷,實驗的行政人員留下了受測者相關聯絡人的資料,包含其家人及密友,而這些家人及密友往往也是受測群組的一員。因此,研究團隊得以掌握受測者們彼此間的親疏關係,繪製出夫拉明罕社會網路的脈絡。
夫拉明罕社會網路圖,寂寞程度的深淺依續以藍、綠及黃色來代表,可看出藍色的點往往處於網路的末稍。 Credit: J.H. Fowler (該研究共同作者) |
空虛寂寞會傳染,其實「覺得冷」也會傳染給別人。這時請心理學家往後退一步,由認知神經及精神學科學的學者來說明這個現象。
研究團隊找了36位受測者,讓他們看這些影片,同時量測受測者的手溫及心跳。研究團隊預期會有一種稱之為「情緒感染」(emotional contagion)的現象,讓受測者的手溫隨片中演員的處境而變化,其他的生理反應則無差別。研究結果得出,受測者觀看影片時的確只有手溫會變化,對心跳無影響。不過對手溫的影響也只有發生在觀看冰水影片時,會下降約0.2°C。研究團隊猜測這是因為冰水影片有冰塊在水上漂,所展現的視覺效果較強,反之,熱水影片只有在片頭處倒入熱水而己,因此受測者看了無感。館主私以為這不是個好藉口,若是如此,他們應該拿個透明鍋子在瓦斯爐上煮手,這樣就能拉近冰、熱水影片的視覺效果啦。
另外,這些受測者在看影片前有填寫社會心理學中關於「同理心(empathy)」的評量表,比對之後發現,同理心較高的人,其手溫下降的現象更為明顯。
老實說,上述兩個研究關聯性並不算高,被館主用一句電影台詞硬是拉在一起介紹實在有點牽強,不過在兩個研究在結論的部份都導入了「人間有溫暖,四季皆如春」之類的概念。第一個研究建議,因為寂寞有傳染性,我們更該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,避免社交網絡分崩離析;第二個研究則認為對他人感受之冷有生理性反應,能幫助我們產生同理心,對別人的處境感同深受。前一陣子「冰桶挑戰」活動如此之風行,這或許也是原因之一吧!
參考資料:
1."Loneliness can be contagious", Phys.org, 1 Dec. 2009.
2."Feeling cold is contagious, scientists find", Phys.org, 13 Jan. 2015.
3. "Alone in the Crowd: The Structure and Spread of Loneliness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.", John T. Cacioppo, James H. Fowler, Nicholas A. Christakis, J Pers. Soc. Psychol., 2009, Vol. 97, No. 6, 977-991./ DOI:10.1037/a0016076.
4."You Turn Me Cold: Evidence for Temperature Contagion.", E. A. Cooper, J. Garlick, E. Featherstone, V. Voon, T. Singer, H. D. Critchley, N. A. Harrison., PLOS ONE, Dec.2014. DOI:10.1371/journal.pone.0116126.
另外,這些受測者在看影片前有填寫社會心理學中關於「同理心(empathy)」的評量表,比對之後發現,同理心較高的人,其手溫下降的現象更為明顯。
看到冰桶挑戰畫面會讓你覺得冷嗎? Credit:University of Central Arkansas |
老實說,上述兩個研究關聯性並不算高,被館主用一句電影台詞硬是拉在一起介紹實在有點牽強,不過在兩個研究在結論的部份都導入了「人間有溫暖,四季皆如春」之類的概念。第一個研究建議,因為寂寞有傳染性,我們更該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,避免社交網絡分崩離析;第二個研究則認為對他人感受之冷有生理性反應,能幫助我們產生同理心,對別人的處境感同深受。前一陣子「冰桶挑戰」活動如此之風行,這或許也是原因之一吧!
參考資料:
1."Loneliness can be contagious", Phys.org, 1 Dec. 2009.
2."Feeling cold is contagious, scientists find", Phys.org, 13 Jan. 2015.
3. "Alone in the Crowd: The Structure and Spread of Loneliness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.", John T. Cacioppo, James H. Fowler, Nicholas A. Christakis, J Pers. Soc. Psychol., 2009, Vol. 97, No. 6, 977-991./ DOI:10.1037/a0016076.
4."You Turn Me Cold: Evidence for Temperature Contagion.", E. A. Cooper, J. Garlick, E. Featherstone, V. Voon, T. Singer, H. D. Critchley, N. A. Harrison., PLOS ONE, Dec.2014. DOI:10.1371/journal.pone.0116126.
等等,不能由空虛寂寞的人位於社交網絡的末端,就認為會傳染吧?
回覆刪除您說,難道是我被感染就會變成末端的人?
應該是物以類聚吧、我的社交需求沒那麼大、所以我身邊的人比較多是社交量不高的人、有些朋友社交需求比較大所以喜歡跟社交量大的人交往,會是這樣嗎???
感謝您分享有趣的主題^^
不好意思,一陣子沒打理本館,遲了那麼久才回。
回覆刪除我本身非這方面的專業,只是以科學為主題看看、寫寫而已。
我自己閱讀參考資料的理解是這樣的:
在流行病理學中有所謂的「傳染散播過程」,比方說有一種流行性感冒,在某一時期有1%的人會被傳染。其中A得到了流行性感冒,A的親友(第一圈)也被傳染到的機率升高為10%(可能被A傳染、也可能被其他人傳染,但無法判定),A的親友的朋友(第二圈)也被傳染到的機率則為3%,A的親友的朋友的朋友(第三圈)被傳染到的機率則為1.3%,直到第四圈的人感染率才與一般人無異。
而這個研究顯示寂寞的人週遭的朋友也寂寞的情況是高於平均值的,與「傳染散播過程」的往外擴散有類似的性質,故言寂寞「可能」會傳染。
當然,您提到的現像也是「可能」的原因之一。
我在下標題時向記者朋友致敬,用了一個問號「?」。這類社會科學之因果關係難以藉由實驗測量,解釋時需特別謹慎,不然一不小心就會得到「因為熱水器的使用量提高所以導致氣溫降低」之類的看法。
最後感謝您閱讀本館文章!